您當前的位置 : 中國張掖網(wǎng) >> 2019專題改版 >> 2023專題簽發(fā)欄 >> 張掖里的非遺 >> 第一批:圣天寺廟會 來源: 0 人參與互動 2023年05月18日 11:17
圣天寺位于民樂縣城西北約1公里處,現(xiàn)為我國規(guī)模較大的尼姑寺,又稱尼眾院,號稱隴上第一大尼姑庵。始建于明永樂年間,清同治四年(1866年)為白彥虎部焚毀,光緒三十年(1896年)洪水千總孫蘭協(xié)同地方人士募資,重修大佛殿、三教樓、正門戲樓及四大天王、眼光菩薩各殿、白塔。圣天寺廟會是民樂縣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(nèi)容的群眾性文化活動。圣天寺香火旺盛,場面宏大,佛事活動眾多。每年農(nóng)歷二月十九、四月初八、六月十九、七月十五和九月十九舉辦五次廟會,因四月八為釋迦牟尼佛誕日,有“九龍浴太子”之說,有“浴佛”“灑經(jīng)”之內(nèi)容,所以四月八廟會最為盛大??h內(nèi)城鄉(xiāng)及周邊縣市香客云集于此,虔誠拜佛,祈福穰災。在多年的廟會活動中,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程序,包括請香、早課(含消災普佛)、供佛、拜佛、浴佛、灑經(jīng)、吃齋飯、喝圣水和晚課(含往生普佛)。浴佛節(jié)前,佛教徒將寺院打掃一新,殿堂佛像擦拭一凈。一般在四月初七日,許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準備參加于次日清晨舉行的法會。寺院內(nèi)幢幡寶蓋招展,香花燈燭及各色供品林立。香花叢中的幾案上安放著一個銅盆,盆中注滿了用桂圓、荔枝、紅棗、柏香、檀香、沉香、冰糖等配制成的圣水,湯中立著一尊銅質(zhì)童子像,即釋迦太子像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。沐浴開始前,寺院住持率領(lǐng)全寺僧眾禮贊誦經(jīng),隨后持香跪拜、唱浴佛偈或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,僧眾、居士和香客們一邊念一邊依次拿小勺舀湯浴佛。浴完佛像后再用一點圣水點浴自己,表示洗心革面,消災除難。浴佛活動具體分為四個步驟來進行:第一、恭迎佛像,第二、安座沐浴,第三、祝圣繞佛,第四、回向皈依。自明永樂年間建寺以來,圣天寺作為佛教圣地,歷經(jīng)五六百年時間,佛事活動和廟會活動從未間斷,可謂歷史悠久。歷史上圣天寺廟會是寺院僧侶及香客主辦的大型廟會,香客遍及城鄉(xiāng)各地及周邊縣市,為張掖市最重要的廟會之一。歷代寺院住持既是廟會的組織和指揮者,又是主要傳承者。近幾年,香火旺盛,香客最多時達5萬人之多。 2007年12月20日,圣天寺廟會被張掖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名錄。保護單位:張掖市民樂縣文化館。